食品营养与健康微专业招生简章
作者:张瞳 编辑:朱丽雯 审核人:张瞳 时间:25-09-17 18:21 浏览次数: 来源:张瞳
一、微专业简介
食品营养与健康微专业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结合了食品科学、营养学、健康管理等多领域知识,其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受到政策、行业趋势及健康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全社会对营养与健康服务的关注度持续提高。食品营养与健康微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健康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尤其在慢性病防控、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临床营养、特医食品等领域需求迫切;国家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视推动相关政策落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完善、营养标签强制标注等,急需专业人才参与标准制定与执行;《国民营养计划》等文件要求加强营养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宽就业空间。未来食品营养与健康微专业就业岗位多样性,可在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担任营养师或健康顾问,为患者或客户提供个性化饮食方案;参与健康食品、特医食品的研发与质量控制;在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事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管理,确保食品合规性;食品营养与健康微专业课程融合了食品科学、医学、管理学等,毕业生可适应多领域工作,提升差异化竞争力。综上,食品营养与健康微专业顺应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社会需求覆盖医疗、食品、健康管理等多元领域,就业前景广阔且政策支持明确,随着大健康产业持续扩容,该专业有望成为就业市场的“黄金赛道”。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食品科学背景,掌握食品科技前沿动态,具备独立从事食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质量控制以及企业管理能力,未来食品科学技术领域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的跨学科人才,致力于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
三、毕业要求
修读课程,通过考核合格。
按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所有课程均需对学生进行考核,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环节组成,课程成绩按照实际考核成绩记载。
学生微专业课程考核成绩计入学生学业档案,实行另册管理,单列微专业成绩单。微专业课程成绩不能替代本专业课程成绩,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计算,不作为评奖评优、推免等依据。
四、招生对象与条件
招生对象面向本校所有专业大二学生,无硬性的先修课程等要求。
五、学制与证书
学制:2年(4个学期)。
证书:修满10学分且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生物育种科学微专业证书。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各环节学时分配 | 考核类型 | 开课学期 | 备注 |
理论 | 实践 | 实验 | 研讨 | 线上 |
319W07 | 食品加工技术 | 2 | 40
| 24 |
| 16 |
|
| C | 1 |
|
319W08 |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 2 | 32 | 32 |
|
|
|
| C | 2 |
|
319W09 | 发酵食品工艺学 | 2 | 40 | 24 |
| 16 |
|
| C | 2 |
|
319W10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2 | 32 | 32 |
|
|
|
| C | 3 |
|
319W11 | 食品感官评定 | 2 | 40 | 24 |
| 16 |
|
| C | 4 |
|
七、微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一:《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八大类食品中常见食品加工技术流程、技术要点,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工艺影响因素及发展现状。课程主要内容包含:绪论、饮料加工技术、乳制品和大豆制品加工技术、果蔬制品加工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粮谷食品加工技术、糖果加工技术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本专业课程学习,具备从事食品加工生产、工艺优化、技术监管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工作基本思维、能力与素质。
课程二:《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食品安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熟悉与食品安全危害及其预防控制措施,能够具备从事食品企业安全控制和监管方面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现状、生物性污染、农用化学品、有害元素、有害有机物、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与保障体系等。
课程三:《发酵产品工艺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食品发酵的相关知识,掌握食品发酵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最新的食品发酵工艺的动态,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食品发酵工程人才,推动食品发酵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发酵菌种,微生物发酵机制与调控,发酵工程学与设备,酿酒工艺(蒸馏酒与发酵酒),调味品工艺(酱油,食醋等),味精与氨基酸,酶制剂生产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教学,使同学们可以掌握食品发酵工艺学中所需要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发酵基础知识、发酵食品形成机制及工艺技术,能够灵活运用发酵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满足实用型工程人才的要求。
课程四:《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营养素的功能、食物来源,有关营养性疾病防治、膳食改善的相关措施及政策等基本理论和知识。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发展历史、膳食平衡原理、食谱编制及营养配餐操作的理论基础、人体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和分类、人体的消化系统组成、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食品卫生学主要使学生了解各类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途径,危害性,预防措施,有关法律、管理办法,检测等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后能为从事营养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教学、科研打下较为全面的理论基础。
课程五:《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食品感官评定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食品感官评定的研究内容、方法、基本条件,食品感官的差别检验,以及食品感官评定的应用与技巧;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各类食品的主要感官性质,牢固掌握食品感官评定的研究方法,为食品生产和研发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七、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9月15日 - 9月30日。
报名网址:教务系统 → 报名申请 → 辅修报名。
系统链接:http://202.195.113.107/xtgl/login_slogin.html。
八、学费标准
按照80元/学分收费,总计800元,分学年缴纳。
缴费方式:通过微信“淮阴师范学院财务处”公众号缴纳。
九、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19351767579
咨询教师:梁老师
咨询QQ群:618556786
